-
冬瓜种植栽培
-
(一)栽培方式
冬瓜的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、棚冬瓜和架冬瓜3种。
1.地冬瓜 植株爬地生长,株行距稀,管理比较粗放,结果前摘除侧蔓,结果后任意生长,花工少,节省棚架,单位面积产量低。
2.棚冬瓜 用竹木搭棚,有高棚、矮棚两种。高棚棚高1.72m,人在棚下管理,瓜蔓上棚而以前摘除侧蔓.上棚后任意生长;矮棚棚高0 7-1m,果实长大后接触地面.既有利于防止风害,又减少受晒灼伤。棚冬瓜单位面积产量比地冬瓜高,但需材料多,成本高。
3.架冬瓜 架的形式多种多样,湖南有“一条龙”,上海有“人字架”,广东有“三星(或四星)鼓架龙根。”架冬瓜结合植株调整,较好地利用空间,有利于合理密植,增产高产。同时也有利于间作套作,增加复种指数,又比棚冬瓜节省材料,降低了成本,这是一种新的冬瓜栽培方式。
(二)育苗
冬瓜每亩播种量约为0.6-1kg,用温水浸种20-24小时,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30℃条件下催芽。待有5o%种子萌芽即可播种,播种前一天或当天,先将苗床浇透水,然后将种子点播在苗床上,覆营养土2cm左右,再加覆盖物以提高地温。昼夜温度保持在30 C左右,土温达22℃左右,苗出一半后开始降温,白天在28-30℃,晚上17-22℃,苗出齐后,晚上可降温到17-20℃,第三片真叶展平后,注意使昼夜温差拉大。定植前可结合放风,夜温降到10℃进行炼苗。苗期尽可能不浇水。必要时小浇或部分浇。
(三)整地做畦
栽培冬瓜应选择地势平坦,排灌方便的地块,每亩施基肥6000kg,深耕耙平,作1.7m宽的畦,可栽两行;或不做畦,开0 .7-0. 8m宽的沟,栽一行。畦面要平整,防止积水,避免出现沤根和枯萎病。
(四)定 植
将苗床划成块,定植前一天浇水。起苗时尽量多带土。挖穴浇水定植或定植后再浇水均可。犬型冬瓜株距为50-60cm,亩栽1300-2000株;小型冬瓜株距33-50cm,亩栽2600-4000株。
(五)田间管理
1.中耕除草 浇定植水后,及时中耕,以便蹲苗,以后浇水或雨后要进行1~2次中耕,除去杂草。
2.灌水追肥 定植后7-8天浇一次缓苗水;甩蔓前为蹲苗期,一般不浇水;每亩施5kg尿素;坐瓜期间控制浇水,坐瓜后,瓜长到1~1.5kg时,结合追肥再浇一次催瓜水,促使瓜迅速肥大。催瓜肥以速效肥为佳,亩追碳铵20kg。此后保持土壤湿润至瓜长成。
3.植株调整 根据栽培方式,整蔓方式有以下几种:
(l)坐瓜前留一二侧蔓,利用主侧蔓结瓜。坐瓜后侧蔓任意生长,主要适用于地冬瓜。
(2)坐瓜前摘除全部侧蔓于地冬瓜和棚冬瓜。
(3)坐瓜前摘除全部侧蔓其余侧蔓,主蔓打顶或不打顶
(4)坐瓜前后均摘除侧蔓架冬瓜。坐瓜后侧蔓任意生长。适用坐瓜后留三四条侧蔓,摘除适用于架冬瓜。坐瓜后主蔓不打顶。多用于架冬瓜。
(5)坐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,坐瓜后主蔓保持若干叶数后打顶。多用于架冬瓜。
盘条与压蔓:搭架栽培中,将茎部没有雌花的茎蔓绕架杆,或将架外侧的茎蔓压入土中,从而使主蔓的顶端接近架杆的基部,以便上架。
摘心:早熟品种一般当主蔓长到13-16叶时摘心,坐瓜位置在9-12节左右,晚熟品种可在25-30片叶时摘心,使瓜坐在20-24节左右。
留瓜与定瓜:冬瓜在坐瓜到瓜膨大这段时间,随时都有落果烂瓜的可能,所以每株先留3-4个幼瓜,当瓜长到0.5kg左右时,选一个坐果位置好,发育正常的幼瓜留下,其余的摘除。
- 这篇文章对我有益投票 已有 287 人受益 我要编辑该文章
-
推荐商机
推荐公司
-